
实地观察 积累数据 石嘴山市林草中心开展“鲁柽1号”物候期观测
“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季节的更替,节气的转换,从沉静到苏醒,从万物肃穆到春暖花开,飞鸟鱼虫、花草树木随着气候和节气的变化开始活动,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物候。树木物候期的观察是研究树木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林业育种育苗、引种试验、推广应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园林树木的物候观测,可以了解园林树木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以及园林树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特点及其与气候的关系,从而更有效地进行科学研究和园林绿化工作。
今年以来,石嘴山市林草中心选定“鲁柽1号”开展物候期观测,旨在为“鲁柽1号”繁殖、栽培、养护提供生物学依据,为良种审定推广、柽柳育苗及造林技术规程整合修订提供数据和信息支撑。按照制定的“‘鲁柽1号’中国柽柳生物学特性和物候期观测方案”,选定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山河路作为观测点,选取10株观测样株记录萌动、展叶、开花、落叶时间,开展物候期、植物形态特征,生长量和生长节律变化情况、对寒冷、干旱、高温、水涝等的适应性观察和测量。
“鲁柽1号”以中华柽柳为母本杂交选育出的乔化型中国柽柳新品系,2014年国家林业局授予植物新品种权。落叶小乔木,树形美观,主干明显,顶端优势强,枝叶茂密,叶色浓绿,生长快,病虫害少,抗盐碱,耐水湿,耐高温严寒,由于既耐盐碱,又实现乔木化,不但降低盐碱地种植成本,还能用于景观绿化,具有很好的生态价值和观赏价值,是宁夏干旱盐碱地园林绿化和生态建设的理想树种。2014年石嘴山市林技中心实施的“宁夏盐碱地绿化树种选择及营造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将“鲁柽1号”从山东引进,分别在大武口区山河路、宁夏理工学院、京藏高速姚汝出口、平罗县灵沙乡等地进行示范推广。通过跟踪调查,“鲁柽1号”在造林中表现出生长势、抗逆性强,树形树姿优美,绿期长,秋季叶色红黄等优良特性及景观效果,在绿化工程中进一步广泛应用,并辐射带动本地苗木繁育,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下一步,石嘴山市林草中心将增加林木品种物候观测,总结规律,积累数据,强化林木新品种引种驯化、扩繁、生产性试验及林木良种的推广应用等工作,在林木种苗方面的研究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进一步丰富本地种质资源和景观绿化树种,为我市开展绿化建设和生态修复夯实基础、强力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