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贺兰山纵峙于阿拉善高原的南缘,是一条东北—西南走向、微呈弧形的条带状山地。东坡属宁夏管辖,西坡属内蒙古管辖,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贺兰山山脉东坡的北段和中段,地跨银川市、石嘴山市、永宁县、贺兰县、平罗县、惠农县,北起麻黄沟,南至三关口,西到分水岭,东至沿山脚下。地理坐标为东经105°49′—106°41′,北纬38°19′—39°22′。南北长约
自然地理概况
地质地貌:贺兰山为一地垒式山地。山地东西麓均有巨大的山前隐伏断裂。其地质基础是由一系列南北走向的复式或单式褶皱及压性断裂带构成的径向构造体系,与南部的牛首山褶断带、清水河——六盘山褶断带、罗山——云雾山隆起带等构成“祁吕贺”山字形的脊部,构造行迹是一系列背向斜的断层,由于新华夏系的干扰,其表现比较破碎。
贺兰山在地貌形态上呈东仰西倾,形成东坡有众多古老岩层出露的断崖,岩石壁立,远比西坡陡峭险峻。由于内外营力作用的差异,使贺兰山北、中段在地貌形态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北段东坡山体最宽处
中段是贺兰山主体部分,海拔
保护区地形特点是南缓北陡,起伏大,多悬崖,沟谷狭窄。贺兰山东坡沟道极为发育,多数自西向东延伸,呈梳篦状分布,自三关口至麻黄沟之间,有沟道30余条,概属黄河水系的外流区,其中最大者为大武口沟,集水面积为
气候:宁夏贺兰山保护区深居内陆,是半荒漠草原与荒漠之间的分界线,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全年干旱少雨,寒暑变化强烈,日照强,无霜期短。因其海拔高,又具有山地气候的特点,垂直分布明显。贺兰山南北段基带的年平均温度差别不大,但从基带向高山则表现出明显的递减,由下部的
贺兰山日照充足,热量资源比较丰富,年平均日照在3000小时以上,无霜期128—175天。贺兰山的降水量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现象,平均每上升
保护区内多风且风速较大,山体上部尤为突出,由于两山之间易造成狭管效应而增大风力,导致该地区多大风和沙尘暴危害,一般刮7—8级大风的日数平均每年有24天左右。
水文:宁夏贺兰山的水文跨及过渡带、干旱严重、干旱三个水文带,水资源比较贫乏,整个东坡的径流为7120万m3,年径流系数为0.12—0.15,径流深度的平均值仅
保护区内大多数沟道(特别是在中段),水质很好,PH值7.5左右,矿化度不高,为轻度软水或适度硬水,适宜饮用。
土壤:保护区内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其水热条件发生明显的规律性更替,所发育的土壤也各不相同。贺兰山东坡自下而上出现以下主要土壤类别:
(1)粗骨土:粗骨土是以石块为主,土石混合的一种非地带性土壤,分布于低山区中段的陡坡和北段各坡面上。坡度多在30°以上,局部缓坡坡度也在20°左右。主要生长着灰榆、锦鸡儿、刺叶柄棘豆和白莲蒿,坡度平缓处有针茅生长。
(2)山地灰钙土:灰钙土是荒漠草原气候带的一类地带性土壤,分布于海拔1400—
(3)山地灰褐土:山地灰褐土为森林土壤,主要分布在中段山地海拔1900—
山地灰褐土包括山地淋溶灰褐土和山地普通灰褐土两个亚类。山地淋溶灰褐土分布在海拔2400—
(4)山地草甸土:山地草甸土分布于海拔3000—
野生动物资源:宁夏贺兰山保护区的野生动物在地理区划上属于蒙新区西部荒漠亚区的东端,除与东部草原亚区相邻外,还与青藏区、华北区相距不远,因而动物区系成份混杂,属于温带草原——森林草原——半荒漠动物群落,具有华北区、蒙新区的特点,主要以蒙新区特点为主。据调查,宁夏贺兰山保护区分布着脊椎动物179种,其中鸟类115种和5个亚种,分属于10目30科;兽类51种,分属于10目14科;爬行类8种,分属2目4科;两栖类3种,分属1目2科;鱼类2种,分属于2科。
(1)兽类:根据1998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保护区兽类中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豹,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马鹿、岩羊,蓝马鸡等5种。
(2)鸟类:根据1998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保护区鸟类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种类有黑鹳、金雕、大鸨、胡兀鹫、白尾海雕5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种类有苍鹰、秃鹫等18种。
(3)昆虫:保护区森林昆虫的种类、数量、寄主、危害程度及天敌昆虫等已经普查,隶属66科,其中天敌昆虫有5目13科28种。
社会经济条件
宁夏贺兰山保护区跨越石嘴山、银川二市六县(区),59个乡(镇),28个街道办事处,393个居委会。
保护区从1952年成立贺兰山林区管理所至今,经过近57年的建设,现有职工192人,其中干部22人,森林警察33人,工人103人,专业技术人员24人。管理局下设4个管理站,33个护林点,3个木材检疫检查站。
森林资源状况
森林资源是保护区生物资源的主体。保护区的森林资源有以下特点:森林资源少,植被覆盖率低;森林资源分布不均,中部多,南北部少;阴坡半阴坡多,阳坡少;分水岭及其邻近部位多,沟口部位少。据1999年统计,保护区有林地17227.4hm2,其中青海云杉
保护区内的森林为天然次生林,针叶林比重大,组成天然次生林的树种主要是青海云杉,其次有油松、山杨、灰榆、杜松等。
青海云杉林:主要分布于海拔2300—
油松林:主要分布于黄旗沟和汝箕沟之间,海拔1900—
杜松林:在保护区内多呈小片散布,主要出现在鬼头沟以南,海拔1900—
山杨林:主要分布在海拔2000—
灰榆林:在保护区内的低山地带分布甚广,从海拔1500—
林业基础建设
自然保护区有各类砖混结构公用、民用建筑12000余平方米,各种车辆20余辆,配备了办公设备和通讯设备。
通讯地址: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邮政编码:750021
电 话:0951—2153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