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林业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林草工作 > 科学技术与场站管理 > 场站建设

果树设施栽培有什么作用?

来源: 作者: 日期: 2008-08-13

1)调节果树成熟上市时期,促进市场均衡供应。

果树设施栽培通过对设施内光照.温度的控制,从而人为地促进果树提早成熟或延迟成熟。这不但有效延长了果树上市供应时期,防止了由于成熟期过分集中给生产和销售上带来的许多影响。

2)设施防灾,调节果树成熟期。

我国广大果树栽培区露地果树成熟期均集中(七月中旬到九月上旬).早舂晚霜频繁,各地曾出现因果树大量上市,销售不畅造成卖果难的现象已屡见不鲜;或因晚霜冻害而决产,如果采用设施栽培的方法,调节果品成熟上市时间不仅能有效的控制果树的成熟时期,而且对促进果树的均衡上市和提高生产效益以及改良果树品种布局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3)提高栽培效益,实现优质高产高效。

随着果树成熟时间的提早或延迟,果树价格和生产效益明显随之提高。北京市通州区张湾镇设施栽培京秀、87-1等品种第三年亩产可达到1500公斤,亩产值近2万元以上,河北省滦县西商家林乡采用日光温室冬季加温,栽培葡萄“乍娜”品种,果实五月初成熟上市,每公斤售价2430元,每亩收益高达3.64.5万元,加之葡萄架下间作蔬菜和育苗,每亩收益近56万元。辽宁省熊岳地区采用塑料棚室规范化栽培巨峰品种,五月中旬采收,平均亩产2000公斤,每亩收益四万元左右。由于淡季供应,数量稀少,加上特有的消费体制,近年来,果树经保护栽培,果品价格高,效益好,这也是刺激设施果树迅速发展的首要原因。1995年河北省滦县棚室葡萄平均667平方米(亩)产值35万元,是露天栽培效益的10倍;2004年山东临朐设施果树西洋樱桃3月底、4月初上市售价高达200/千克;2000年山东省诸城市的棚栽凯特杏4月份上市价格亦高达3060/千克。总之,果树设施果树生产效益较高,是露天自然栽培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几十倍。目前,由于栽培面积的扩大,尤其是重数量轻质量的生产方式导致设施果树果品质量下降,影响了市场价格,以桃为例,近3年一直稳定在510/千克。

4)见效快,风险小。

  设施果树栽培技术体系的创建,改变了过去果树露天生产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目前,大多数树种如桃树、杏树、李树、中国樱桃、葡萄等设施果树既可当年定植、当年促花、当年扣棚,当年见效的“速成生产”,又可借助于成龄树体,随扣随收。一般情况下,果树经设施栽培后可提前3090天上市,有的甚至可周年供应(如草莓),大大调剂了淡季果品的供应,草莓实行超早期补光栽培,可于元旦前采收上市;油桃露天一般在四月初开花,六月底至七月初上市,经棚栽后,可于12月底开花,三月底四月初果实成熟;巨峰葡萄露天生长,一般5月下旬开花,果实于8月中旬成熟,在塑料日光温室中栽培提前至2月中旬开花,4月下旬果实采收上市;山东农业大学选育的超低需冷量毛桃新品种“春捷”,自然休眠期只有108120C.U(冷温单位),不经任何特殊处理,经过日光温室栽培,可在2月底3月初成熟上市,经过人工破眠处理,可实现在春节前后成熟上市。经过10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果树设施果树生产的技术已日趋完善,大大提高了栽培成功率,降低了生产风险。

5)减少公害,生产绿色高档果品。

  设施果树栽培,由于生产环境的相对封闭,一般情况下病虫害发生少、频度低。与露天栽培相比,大大减少了喷药的数量与次数,为生产无公害绿色高档果品奠定了基础,也是绿色果品生产的重要途径。

总体上讲,我国设施果树生产已经成为果树生产的一个重要分支和栽培模式,也是目前农业高新技术的新兴产业。经历过快速发展.技术探索后,现在已经处在一个稳定.完善和提高的发展阶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
头条
智能机器人
政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