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夏观察聚焦宁夏南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情况
8月16日宁夏日报子媒体“宁夏观察”采访组来到宁夏南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访调研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情况,管理处副主任王继飞陪同调研。
在实地调研中,宁夏观察采访小组在视频监控室查看了智慧南华山建设情况,详细了解了涵盖保护区森林草原防火、资源巡护、科研、野生动植物、环境监测等内容的智慧资源管理平台;随后,采访组来到华山管理站细心查看了保护区生态环境状况,密切关注保护区森林资源、动植物资源,并深入保护区管护点,仔细查看了护林员的生活起居地,详细询问了值守值班、日常巡护和护林防火等工作开展情况。
在采访中,王继飞副主任向宁夏观察介绍道,南华山保护区是海原人民的“母亲山”,是宁夏中部干旱带上的“绿色水塔”“天然氧吧”,更是一幅由森林、草原、草甸交织而成的生态画卷。近年来,南华山生态得到积极修复,创新运用无人机吊运、滑道溜索等方式,运送云杉、白桦、山桃、沙棘、黄刺玫等500余万株苗木,完成10.067万亩生态修复,使大山充满生机与活力。
根据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对宁夏南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服务价值进行的评估,保护区年均固碳总量2779.71吨、释氧931.47吨、滞尘130.30吨、涵养水源550.75万吨、固沙固土12.04万吨,保护区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1.62亿元。
近年来,保护区应急防火道路等基础设施大幅改善,基本实现了视频监控全覆盖,创新性开展了大山喷淋“以水灭火”体系,全面加强了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充分发挥了保护区在维持生物多样性、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助力保护区在高质量高标准建设中走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