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林业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林草动态

第四届草原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自治区林草局聚焦探索草原保护修复新路径 坚决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

来源: 草原湿地处 作者: 草原湿地处 日期: 2025-01-16

1月14日,第四届草原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武维华,国家林草局副局长唐芳林,九三学社中央参政议政部部长张福麟,中国科学院院士种康,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守攻、冯起等出席会议。

会议以“立足‘三北’工程建设,谋篇‘十五五’草原发展”为主题,围绕退化草原修复治理、草原保护与利用协同发展、草种业高质量发展、“十五五”期间草原保护修复科技创新等议题展开交流研讨。

自治区林草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贤同志以“探索草原保护修复新路径打赢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为题作了主题报告。

会议要求,“十五五”时期,要统筹草原生态、生产、生活,兼顾草原保护修复与草业发展,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行分区施策、分类管控、分级治理,扩大草原数量,提高草原质量,盘活草原存量,大力发展草原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草原高水平保护和草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大退化草原修复治理力度。重点加强退化沙化和盐碱化草原综合治理,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二是加强草原资源保护。用最严密的法治、最严厉的举措加强草原资源保护。三是加快推进草种业健康发展。科学布局草种基地建设,重点加强生态修复用乡土草种生产,充分满足生态修复用种需要。四是努力解决草原超载过牧问题。坚持疏解与监管“两手抓”,健全对超载过牧行为约束机制,完善草原超载过牧监测预警机制,推广网格化监管,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五是主动做好用草要素保障。加强草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风电光伏占用草原审批机制,实行草地定额管理制度。六是积极促进现代草业发展。科学系统发展生态草牧业、草种业、草原文旅产业等现代草业,开拓草原生态修复与草业发展协调统一、相互促进的新模式。七是强化草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加强免耕补播、植被重建、草原改良等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强化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提高草原保护修复科技支撑能力。

会议达成五方面共识:一是提高政治觉悟,深入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生态修复为优先原则,统筹规划草原工作,在“三北”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二是持续加强草原科技创新,研究重大问题,在退化草原修复、生态系统重建等方面取得突破。三是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建立产学研推用协调机制,促进成果转化应用。四是培养和建设草原科技人才队伍,提升我国科技实力。五是利用制度优势,构建中国特色的草种业创新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

近年来,自治区林草局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统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聚焦打赢“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全面履行草原保护职责,着力加强草原修复治理,持续深化草原领域改革发展,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3年底,全区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6.8%,鲜草产量达到2412公斤/公顷。与2003年禁牧前相比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提高了21.8个百分点,鲜草产量增加了81.48%,草原沙化面积由1376.5万亩减少到871.36万亩,草原防风固沙、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显著提升,呈现出“生态恢复、持续向好”的良好局面。研讨会上,自治区林草局围绕“完善体制机制,奠定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基石;坚持生态优先,持续巩固禁牧封育成果;聚焦扩绿兴绿护绿,坚决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强化科技支撑,创新草原生态修复技术新模式。”四个方面交流汇报了近年来宁夏草原保护修复取得显著成效,并就“十五五”草原保护发展提出了“深化草原保护修复制度改革、实施草原生态精准修复治理、持续提升草原科技支撑能力、积极探索草原利用新机制新模式、持续加强草原执法监督管理”五项思路举措,彰显了我区集思广益共谋“十五五”草原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信心与决心。

下一步,自治区林草局将深刻领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第四届草原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为契机,深入学习领会会议精神,深刻认识到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是三北地区防沙治沙和生态修复的主要载体,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聚焦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全面体现草原在维护生态安全中的基础战略作用,准确把握草原工作的历史机遇和时代要求,着力提高草原在宁夏重大战略中的关键地位,充分发挥草原在推进系统治理中的重要功能,深入释放草原在践行大食物观中的巨大潜力。通过进一步统筹草原生态、生产、生活,兼顾草原保护修复与草业发展,持续扩大草原数量,提高草原质量,盘活草原存量,大力发展草原新质生产力,为扎实推进我区草原高水平保护和草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
头条
智能机器人
政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