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寺堡区召开“三北”工程林草湿荒一体化及南部生态保护修复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 启动会
为加快实施“三北”工程等重点生态修复项目,确保“三北”工程林草湿荒一体化及南部生态保护修复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任务高质量完成。2月28日,红寺堡区林业和草原局组织召开“三北”工程林草湿荒一体化及南部生态保护修复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启动会,全面部署项目建设工作。
会议指出,“三北”工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林草湿荒一体化治理是新时代推进生态修复的重要抓手。2025年,红寺堡区将重点推进“三北”工程林草湿荒一体化治理和南部生态保护修复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实施完成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6.54万亩(退化林修复1.53万亩,中幼林抚育0.76万亩,退化草原修复4.1万亩,退化湿地修复0.15万亩)、南部生态保护修复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4万亩。项目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突出科学绿化、精准修复,全面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会议强调,各参建单位要高度重视生态修复工作,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一是严格施工管理。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项目初步设计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科学制定项目建设进度表和施工方案,严控施工全过程质量。二是强化质量监督。监理单位要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确保修复效果达到预期目标。三是严抓动态监管。完善督查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对项目进行全程跟踪督导,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做到全过程动态监管,跟进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按期保质保量完工。四是加强沟通协调。生态修复室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召开协调会,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障项目的有序衔接和顺利推进。五是筑牢安全意识。各施工、监理单位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理念,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职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