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寺堡区以绿色生态赋能扎实推进“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
自“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全面启动以来,红寺堡区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责任担当,科学谋划、系统推进。区委、区政府立足红寺堡区山川过渡带特殊地理区位,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创新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在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等方面协同发力,为打赢黄河“三北”工程“几字弯”宁夏攻坚战贡献红寺堡智慧与力量。
深谋远虑破题起势,擘画发展新图景。为深入贯彻落实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决策部署,全面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专项工作专班,研究制定《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红寺堡区攻坚行动方案》,系统性推进生态修复治理工作。通过统筹调配资金资源,强化部门联动协作,全程落实技术监管措施,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立足“三北”工程新阶段新发展要求,重点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项目7个,概算总投资达1.66亿元。推进草原生态修复、中幼林抚育、退化林修复及湿地生态修复,以务实举措推动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切实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精治善为答题蓄能,激活增长新引擎。充分发挥全境纳入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和“三北”工程全覆盖的战略优势,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通过全面封禁保护、固沙治沙、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沙化和荒漠化土地综合治理、人工促进自然修复等措施,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2025年完成毛乌素沙地西缘流动沙地固沙治理2万亩,义务植树100亩,退化林修复1.6万亩,中幼林抚育1.49万亩,退化草原修复9.8万亩以及湿地修复0.15万亩等。同时,安排专项资金1258.81万元用于防护林网和公益林的精细化管护。有效推动中部干旱带扩面增绿和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全面助力黄河“几字弯”攻坚战。
活用成果扩题增效,培育转型新动能。紧扣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工作思路,创新推进沙化土地综合治理新模式。在毛乌素沙地西缘等重点区域,科学构建以灌草为主的植被体系,通过封山育林、工程固沙、精准抚育等举措,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治理样板工程,成功构建“防风固沙-草场改良-牧业增效-民生改善”四位一体的生态经济系统。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激发林地资源活力,拓展增值途径。充分挖掘林下土地资源与林荫生态优势,构建“林下+林中+林上”立体产业体系,争取自治区财政补助资金64万元,已完成种植林菜1000亩、林下家禽养殖4.8万只(鸡、鹅为主),出栏2.4万只,已加工销售柠条饲料600余吨,实现产值262万元,切实让改革成果与生态福祉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下一步,红寺堡区将紧紧围绕黄河“几字弯”宁夏攻坚战总体部署,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坚持系统谋划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扎实推进中部扩面增绿攻坚行动,不断夯实绿色发展生态本底。积极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林权收储担保试点等工作,创新生态资源转化路径,为促进区域绿色转型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实践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