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林业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林草动态

红寺堡区2024-2025年“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任务圆满完成

来源: 吴忠市红寺堡区林业和草原局 作者: 韩军花 日期: 2025-11-19
【字体:

为坚决打赢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扛起筑牢西北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红寺堡区紧紧围绕重点工程目标任务,深入贯彻落实“保护优先、系统治理、适地适绿、以水定绿”原则,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20242025年间累计完成“三北”工程建设及生态保护修复40.9万亩,在生态空间的拓展与生态质量的提升上取得显著成效,为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生态基石。

聚焦核心任务,系统推进生态修复一是退化林修复精准施策。针对区域内林分质量下降、生态功能弱化等问题,采用补植补造、平茬复壮等技术,对毛乌素沙地西缘等区域退化林进行系统性修复15.03万亩,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水源涵养能力。二是退化草原修复提质增效。推行“封育精准施肥”“封育乡土草种补播”等组合技术,运用免耕补播、围栏封育等手段,针对不同退化程度草原实施分类治理13万亩,落实禁牧休牧制度,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显著提升,生态承载力持续增强。三是人工造林扩面增绿。聚焦东西部源区、南部水土流失治理等关键区域,开展规模化人工造林5.87万亩,中幼林抚育1.5万亩封山育林2万亩打造阻沙锁边林区和防风固沙带。四是工程固沙筑牢防线。推广麦草方格沙障铺设等成熟技术,对东西部流动沙丘实施精准固沙2.5万亩,防沙治沙成果巩固1万亩切断流沙蔓延路径,有效遏制沙漠向黄河干流及周边区域侵袭。

治理成效显著,生态经济双赢。红寺堡区始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通过系统性、多样化的治理举措,区域沙化、荒漠化土地面积实现“双缩减”,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水源涵养能力持续增强,水土流失面积与风沙天气频率大幅下降,生态系统稳定性不断夯实。同步创新实践“新能源生态治理”模式,在光伏板间补播乡土草种和种植生灌木,保障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同时推动林草生态修复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同。同时,通过示范造林酸枣枣树、红梅杏等经济林果,带动沙区百姓增收,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下一步,将持续巩固攻坚成果,强化科技支撑和精细化管理,健全跨区域联防联治机制,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生态治理提质增效,让黄河“几字弯”的绿色屏障更加牢固,为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
头条
智能机器人
政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