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林业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曹有龙:将小红果变成大产业

来源: 宁夏日报 作者: 日期: 2021-07-12

档案:曹有龙,1963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宁夏院士后备人才”,宁夏“塞上英才”,“塞上农业专家”,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科学研究所党支部书记、所长,学科首席专家。个人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林业个人突出贡献奖”“宁夏创新争先奖章”“自治区60年感动宁夏人物”等荣誉称号。日前,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感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基层党代表,不能因为取得一点成绩就放慢脚步。我们研发团队将继续深入群众之中,以感情为纽带、市场为方向、国家战略为动力,将科研部门、县域政府、经济主体串起来,让科研成果落地生根,让老百姓真真切切分享到科技成果转化的红利,真真切切感受到党的恩情。

为实现“将小红果变成大产业”的梦想,从事枸杞产业研发工作34年的曹有龙,长期深入南部山区脱贫攻坚主战场,把办公室“搬”到田间地头、“搬”进戈壁荒漠,带着团队扎根杞田。针对宁夏南部山区干旱贫瘠、靠天吃饭的自然条件,他带领团队攻克了枸杞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成功推广了抗旱保产新品种,为群众带来可喜的收益。指导扶贫企业建成枸杞绿色生态规模化种植基地,打造出“枸杞产业移民”的脱贫攻坚典型模式,帮助贫困移民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针对枸杞专用品种缺乏等问题,曹有龙不畏酷暑严寒,经常顶风冒雨工作在田间地头,采用杂交、分子辅助育种等技术,围绕丰产、优质、广适等目标开展新品种选育,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系)50多个,10个获国家新品种保护。“宁杞7号”已在全国推广108.66万亩,比常规品种亩增收2000元至4000元,新增产值达200亿元,实现了枸杞品种的第二次更新换代,打破单一品种“宁杞1号”种植40年的局面。他创建的微型扦插快繁育苗技术体系,成活率由33%提高到83.1%,形成年产值1亿元的种苗产业,建成国家种源基地1个、国家良种繁育中心2个,建立了新品种育繁推体系,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占全国种植面积的90%以上。

历经10年,曹有龙和他的团队在全国率先启动并完成的枸杞全基因组测序,绘制出首个遗传图谱和物理图谱,注释出716个枸杞特有基因,为定向培育枸杞新品种奠定了基础,占领了枸杞研发制高点,其研究成果于2021年6月3日在Nature子刊Communications Biology上发表。

“研究首次组装获得了染色体级的高质量枸杞参考基因组,大幅降低测序成本,并使研究成果落地宁夏,为今后枸杞全基因组选择、精准育种等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曹有龙说。

科研路上永无止步,7月2日,从北京返宁的曹有龙立即投入工作之中。

“目前,正是枸杞鲜果大量成熟釆摘季节,作为一名科技人员,当下紧要任务就是带领科技人员深入基层,指导解决鲜果从采收到制干各环节的问题,解决由于下雨而出现的病虫害防治难题,使老百姓的好收成能够获得好效益。”曹有龙说,作为一名基层共产党员,能够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这一盛会,感到无比激动。特别是“七一勋章”获得者的感人事迹,坚定了他把宁夏枸杞产业做大做强的责任和使命。“下一步,我们将瞄准枸杞产业在种质资源、活动性成分作用机理、大健康产品硏发等方面的卡脖子问题进行攻关,加大科技成果转化,为延伸产业链作出贡献。”曹有龙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
头条
智能机器人
政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