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林业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一条治沙路 几多护林事

来源: 宁夏日报 作者: 日期: 2023-04-19


满目苍翠的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图片由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提供)

工人在草方格中播种。

护林员在检查树木生长情况。

草方格固定流沙。


对灵武市白芨滩人来说,那些艰苦治沙和护林的日子,沾满了疼痛、泪水、喜悦,也贯穿了几代白芨滩人的绿色梦想。

如今,白芨滩人以每年造林2万亩的速度,在毛乌素沙漠边缘筑起了一道东西宽30公里、南北长61公里的绿色屏障,从治沙防沙坚守林区到依靠沙产业致富,实现了治好沙、管好沙、用好沙的“沙产业”雏形,创造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

最远的护林点 一个人的坚守

4月4日晚,灵武市白芨滩防沙林场白芨滩分场东湾护林点。

“下雨了,又可以播种了!”吴敬忠欣喜地从屋里出来,瞅了瞅灰蒙蒙的天空,这场雨他期盼了许久。

9年,4万亩林区,58岁的吴敬忠守护着白芨滩防沙林场最老的护林点。这片林区有父母当年栽下的树木,树的年龄比他还大,陪伴着它们,仿佛在时光斑驳中看到了父母年轻时植树的模样。

吴敬忠守护的东湾护林点位于灵武市与盐池县交界处,距离白芨滩防沙林场白芨滩分场4公里左右,是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偏远的一个护林点。白芨滩分场有5名护林员,吴敬忠是唯一一个常年居住在东湾护林点的护林员。

“夜里刮风,我睡不着就去林区转转,这不怕下雨,就怕刮风。”一早,吴敬忠开始巡林,他的日常职责就是从护林点出发到东湾管护区域的界线,每天来回巡护49公里。

“这是‘沙漠姑娘’花棒,这是‘铁汉子’柠条,它们的抗旱防沙能力特别强,白芨滩的这片绿洲全靠它们了。”如今,吴敬忠已累计完成治沙面积1万余亩,栽植花棒、柠条、沙拐枣256万余株,撒播草籽1万公斤,点种2万公斤。这些数字刻在了他心里,是一辈子的骄傲。

吴敬忠出生在白芨滩林场,对这里有着无法割舍的情怀。时光荏苒,一些同事退休了,也有同事陆续调离。吴敬忠却依然守护着这片林区,每天带着防火工具在林区里巡护,风里来雨里去,他说,自己是在守护白芨滩人的“初心”。

巡逻、做饭,每个夜晚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9年来,吴敬忠在这片荒凉之地默默坚守,双脚如他守护的小叶杨林的树根一般,扎根在沙漠深处。“白天还好,在林区里可以到处转,还能看见各种小动物觅食。到晚上,偌大的护林点就我一人,还是会感到孤独。”寂静的夜晚,吴敬忠就给自己补充“精神食粮”,他把书籍翻出来,一页一页翻看并作注释,床头的书已被翻起褶皱。

吴敬忠还把“入党誓词”以及这些年他工作、生活的照片一起贴在值班室的墙上,做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初心墙”。“这面墙上的内容越来越多了,它也时刻提醒我不忘老一辈治沙人的初心,激励自己守好前辈留下的这片林。”他把每一棵树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在他悉心守护下,东湾护林点从未发生过一起火灾,4万余亩灌木乔木林成为阻沙的天然屏障。

吴敬忠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写下了一个护林员的承诺:我是第二代白芨滩治沙人,是一个护林人,更是一名党员,我坚守的是白芨滩人不屈不挠的治沙精神!

三代护林人 沙海变绿洲

今年是赵卫星作为护林员的最后一年。

“年底就退休了,我要站好最后一班岗。”马上60岁的赵卫星是白芨滩防沙林场横山管理站年龄最大的护林员,他守护着7.5万亩林区。

巡林很耗体力,尤其夏天蚊虫多,只能穿上厚厚的工作服,一天下来身上要被汗水浸透好几次。“巡林除了发现火灾隐患,还要及时观察树木生长情况,如果生虫必须采取补救措施。”赵卫星坦言,他走遍了林区的沟沟坎坎,这里有多少山头,林中有多少路口,他如数家珍。

夜间巡林比较危险,凌晨两三点巡林是常有的事。“一些偷盗者,夜间会到林区附近企业偷石料,还有一些人会去林区抓蝎子。他们为了个人利益把大家辛苦种的树踩踏得一塌糊涂,这是最让人心痛的。”赵卫星说,好几次为了制止非法行为,他不慎从几米高的山坡上摔下去。

午后阳光洒在赵卫星的脸上,留下一道道光影。赵卫星已在林区步行了3个多小时,他拿出手机拍下巡林情况,并在微信工作群中写下:“林区安全,没有异常情况”。

作为第二代白芨滩治沙人,这片林区有他难以忘怀的记忆。“真希望自己再晚几年退休,这片林区我还想再守护几年。”

“每年3月10日至4月10日是防火紧要期,站上8个护林员全员无休,他们每天分布在不同片区巡林。中午没办法回来吃饭,站上就安排送饭,护林员经常两三点才能吃上午饭。”横山管理站站长兰鹏华告诉记者,横山管理站管理着17万亩林区,辖区企业煤矿较多,护林员不但要防火还要防盗,每个人的管护任务都很繁重。

在灵武市白芨滩防沙林场,8个管理站共有90余名护林员,他们用双脚丈量大地,几十年如一日与树木为伴,在护林路上走过了一年又一年。

78岁的兰治国是白芨滩第一代治沙和护林人。“我从16岁开始治沙,那时生活苦啊!没有房子,就在地里挖个坑,坑上搭个棚子住在里面。”兰治国回忆当年的治沙情景,沙漠里种的树苗都是工人们一棵一棵背进去的。风沙太大,经常一夜大风就能把树苗连根拔起。一个冬天过去,大家一年栽下的树苗几乎没了踪迹,沙漠又恢复了原样。

29岁的马文泽是第三代护林员,也是灵武市白芨滩防沙林场最年轻的护林员。如今在羊场湾管理站工作的他,已有7年的护林员的经验。

“我是站上的技术员,主要负责生产方面及平时林带的养护、灌木复壮更新等任务验收、报表、报账等工作。”在马文泽的记忆里,小时候的每个春天,父亲都在治沙一线无法回家,即便偶尔回一次家,也是一身沙土。

“宁掉十斤肉,不让生态落了后。”这句话传承了三代白芨滩人的精神。马文泽的女儿4岁,儿子1岁。两个孩子都是妻子生产完第二天,他匆匆看一眼便又赶到林区上班了。“都说护林员辛苦,其实护林员的家属更伟大,我们常年不在家,如果没有家人的支持也坚持不下来。”马文泽坦言,三代白芨滩人通过不懈努力打造出宁夏河东的绿色屏障,作为第三代护林人,他很自豪可以接过前辈们的接力棒,继续守护着这片充满奇迹和梦想的绿洲。

昔日沙里种树 如今沙里淘金

沿着颠簸的公路,车辆驶入猪头岭林区。

清明节刚过,连着几天下雨,沙漠变得潮湿。眼下,正是播种的好时节,工人们在沙漠里的草方格中播撒柠条种子。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魏蒙,穿行在灌木林立的沙漠中,努力找寻一处黄土层稍厚一点的地方。

在一处灌木丛下,魏蒙蹲下来用手轻轻搓起地上的一块沙皮拿给记者看。“这块沙子已经结皮了,薄薄的这层黄土可是治沙功臣,它可以固定沙子,让沙子不再流动。”魏蒙说,治沙造林的目的就是造土,70年来,林场几代治沙工人不知经历了多少艰难困苦,才让沙子里长出了2厘米的固沙黄土,这黄土比金子都珍贵。

在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治沙博物馆里,滚动的大屏幕上不同的面孔交替出现。“大屏幕上的人是林区职工和附近的农民,他们每个人都种下了数不清的树,只是不少人已经长眠在这片沙漠中了。”魏蒙凝视着屏幕上那些熟悉的面孔,几十年的与沙共舞、汗水筑绿的岁月仿佛就在眼前。

走进灵武市白芨滩防沙林场的产业发展片区,沙地上的一栋栋大棚绿意盎然,55岁的王少军正在韭菜大棚中收割今年第二茬韭菜。

“去年投资了60多万元建韭菜大棚,今年韭菜卖得不错,收入20万元没什么问题。”王少军个子不高,脸色黝黑,笑起来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作为白芨滩防沙林场的工人,除了防沙治沙还能通过治沙发展产业,在致富这条路上王少军成了林场“红人”。

2001年,王少军离开白芨滩来到高沙窝收费站当临时工。“在外面两年,心里总惦记着林场,咱林场几代人防沙治沙我不能缺席。”王少军说,2003年,他回到白芨滩又开始了防沙治沙,并通过发展“沙产业”增收致富。

如今,王少军的女儿大学毕业后也回到了灵武市白芨滩防沙林场工作。“艰苦奋斗,不屈不挠,这是几代白芨滩人的精神,这精神得代代相传。”王少军笑着说,如今的白芨滩早已变了模样,这片沙,这片林,是永不磨灭的希望。

51岁的杨幸福,如同他的名字一样,如今的生活过得幸福满满。

“从3月25日开始上市,一个大棚的毛桃已经全部摘完,两周一个棚就能收入3万元。”4月9日,杨幸福送走了最后一批采摘的游客。

杨幸福是甜水河管理站职工,2008年开始种植大棚,如今他已拥有11栋大棚,大棚数量是林场职工中最多的。从最初种植蔬菜,到后来发展特色经果林,杨幸福一直在摸索种植既能起到生态保护作用,又能创造经济效益的果蔬品种。

“我们通过治沙发展沙产业,生态保护永远是第一位,在此基础上再去想如何通过现有条件去创造经济价值。”杨幸福告诉记者,他现在种了8棚的葡萄,3棚的毛桃,今年“五一”又有4个棚的果实迎来采摘期,每个棚预计最少收入3万元。

“治沙要与致富同步发展才可持续。以前治沙越治越穷,现在我们通过发展多种经营不断增强自身造血功能。”魏蒙介绍,在沙区边缘有水的地方,采取滴灌节水技术,营造乔灌混交林,种植沙地经济林,发展“沙产业”。如今林场发展了四大支柱产业,种植特色林果3000亩、苗木2000亩、沙地韭菜1000亩,温棚232座,建起了一座千头奶牛养殖场,靠多种经营反哺治沙并带动职工增收。去年,林场一线职工人均收入超过10万元。

近年来,通过第三方咨询公司对白芨滩防沙治沙每年产生的森林生态系统效益进行监测和评估,白芨滩保护区每年生产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达15.88亿元。白芨滩开展的防沙治沙对保护黄河流域宁夏段生态安全作用不可估量。

以前沙里种树,如今沙里淘金。几十年过去,沙漠绿了,职工富了。灵武市白芨滩防沙林场已走上了从防沙之害到用沙之利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记者手记:

把绿色变成信仰

记者 张晓慧

“白芨滩的沙海变绿洲,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几代白芨滩人共同努力的结果。”这是所有白芨滩人共同的心声。

多年来,白芨滩沙区的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让白芨滩从不毛之地发展到绿色林海,这足以令世界称奇。

一年年种树,一天天护林,从治沙、种树、护林,到通过沙产业致富增收,白芨滩治沙人的精神雨润无声,给新时代发展征途带来一抹亮色。

厚重的护林服,黝黑的皮肤,脸上纵横的沟壑几乎成了所有护林员的标配。他们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用坚守浇筑绿色屏障,用奉献兑现无声誓言。

从20世纪50年代,老一辈白芨滩人背着树苗进沙漠,到如今干旱造林区“1+4”科学治沙技术。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几代白芨滩人的治沙情怀从未改变。他们传承着勤朴坚韧、众志成城的防沙治沙精神,将精准治沙和科学治沙的理念播撒到沙区,续写着绿色发展新篇章。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涵养和绿色发展的回馈,惠及了淳朴的白芨滩百姓。他们把坚持当成自觉,把绿色变成信仰,在防治荒漠化的实践和科学研究中,为宁夏生态环境治理贡献着智慧和力量。(记者 张晓慧 文/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
头条
智能机器人
政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