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林业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议(提)案办理

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关于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268号提案答复的函

索引号 640000023/2024-00199 生成日期 2024-08-13
发文字号 宁林函〔2024〕514号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所属机构 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责任部门

关于自治区政协届二次会议268号

提案答复的函

民进宁夏区委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巩固沙地生态治理成果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宁夏西北东三面被腾格里、乌兰布和沙漠和毛乌素沙地相围,全区22个县(市、区)中,有16个被国家划定为沙区县。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领导下,我局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科学实施国土绿化,扎实推进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1.35%,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6.8%,荒漠化土地从1999年的4811万亩缩减到2019年的3953万亩,沙化土地从1999年的1812万亩缩减到2019年的1505万亩,荒漠化沙化土地连续20多年持续双缩减。

一、关于加大管护力度方面

近年来,我区全面提升林草资源保护管理效能,不断加大林草资源管护力度。一是压实各级林长责任制。按照党政同责、分级负责的原则,设立区市县乡村五级林长,发布总林长令,召开自治区林长会议,开展林长制督查考核,全面充实基层管护力量,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建立林草行政执法与检察监督合作机制,以检察蓝护航林草绿,构建生态法治新格局。二是加强禁牧封育。先后颁布《宁夏回族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禁牧封育条例》和《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等法规制度,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禁牧封育的实施方案》,以硬措施、硬办法切实加强禁牧封育。三是加大保护修复投资。对521个县(区)122万亩(其中:退化林修复17.15万亩,中幼林抚育31.22万亩,退化草原修复58.21万亩,退化湿地修复15.42万)林草湿荒进行一体化保护修复;对414个县(区)11.62 万亩沙化土地新造林进行后期管护,对4个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60万亩沙化土地进行封禁保护。2023年以来,累计安排全区林草资金63.21亿元(2024年已安排17.15亿元),其中用于防沙治沙、造林绿化资金13亿元(20244.93亿元),主要建设锁边植被带、高标准农田防护林、中幼林抚育、退化林修复等,开展防沙治沙。经积极争取,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下达资金8.09亿元,继续支持我区荒漠化地区综合治理重点项目建设。四是加强有害生物监测。全区设33个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站点,在盐池县设立外来入侵物种国家级监测站,不断强化沙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全区未发生松材线虫病和美国白蛾等重大检疫性有害生物疫情。

二、关于完善生态要素方面

系统治理是新时代赋予三北工程攻坚战的新要求,按照宁夏一带三区总体布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一是在植绿扩绿上,以水定绿、分区施治。立足生态要素实际,按照不同区域的立地条件、水资源条件,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大力发展节水林草,科学划定和实施北部绿色发展区、中部防沙治沙、南部水源涵养区三个生态建设区域,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宜沙则沙,科学确定营造林模式在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营造乔木林开展水资源论证,营造灌木林推广低密度造林。二是在投入机制上,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引导企业通过产业治沙、以地换林等方式参与防沙治沙,中卫市将光伏开发与传统治沙相结合,按照光伏电站与防沙治沙措施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运的原则,科学有序实施光伏治沙项目,全力推进防沙治沙高质量发展。目前,宁夏腾格里沙漠光伏基地项目已实施光伏+草方格+灌草面积5万亩。三是在科学治沙上,技术引领、示范带动。推广应用中科院沙坡头沙漠试验站历经20多年研发的草方格+沙结皮技术,可快速形成沙质土壤结皮,由原来的10-20年缩短至现在的2年左右,使用由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研发的刷状网绳草方格治沙技术,相比传统草方格,寿命可提高2-3年以上,工作效率提高60%以上,使用基层林业技术人员唐希明发明,并取得国家发明专利的灌木高效植苗工具,将灌木根系直接送入50厘米深的湿沙层,可使沙区灌木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由60%左右提高到80%以上,工作效率提高1倍以上。四是坚持适地适树,科学选择绿化树种草种,积极采用林木良种、乡土树种草种进行绿化。目前,宁夏已建立6个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3个灌木良种繁育基地、4个林木良种采种基地、8个林业保障性苗圃,14个国有林场被确定为国有林场林木种苗基地试点建设单位,年生产良种种子1.9万公斤、插穗500万根、苗木3000万株,全区造林林木良种使用率达到78.6%。今后,我区将加强14个国有林场林木种苗基地种苗生产指导,依托我区林木良种苗木繁育基地,确保林木良种种苗均衡供应,提高林木良种造林使用率,进一步提高防风固沙的草灌乔乡土良种的使用。

三、关于优化产业体系方面

一是以生产方式转变促进沙区林草植被保护,着力破解缺林少绿、林不值钱和投入大、产出低等现实难题,放开放活、增值增效、植绿增绿为核心,加快集体林地三权分置改革,建立林业价值评估、政府保护价格回购、市场平台交易、财政补助等政策机制,推进以林养林新模式、以地换林新路径,全区交易山林权1.14万亩、 291.08万元。二是发展光伏+生态产业模式,探索实施了林光互补”“草光互补草原生态修复,选取合适地块开展光伏+农业薄膜温室大棚种植试验。开展贺兰山东麓乔灌结合、藤草间作生态修复试点,探索防风固沙、草原改良和富民产业融合发展的宁夏经验。深挖三面环沙独特资源禀赋,建成投运沙漠酒店和沙漠主题度假中心等一批精品文旅项目,逐渐走出一条靠创意在沙海淘金的新路。三是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宁夏枸杞”“中宁枸杞入选中欧地理标志第二批互认保护名单,因地制宜,精耕细作,开发药字号”“健字号枸杞新产品,促进枸杞产业与文旅融合发展,持续擦亮中国枸杞之乡。截至2023年底,全区枸杞种植面积32.5万亩,鲜果产量32万吨,鲜果加工转化率35%枸杞干果、酒类、功能性食品和中药饮片及其衍生制品等精深加工已达10大类110余种,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到290亿元四是坚持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新路子,初步形成了以引(扬)黄灌区的利通区孙家滩扁担沟、沙坡头区南山台子、中宁县鸣沙白马、青铜峡甘城子广武、平罗河东等地区为主的苹果产业带;以中部干旱风沙区的灵武、中宁、同心等地区为主的红枣产业带;以银川、吴忠、石嘴山等城市近郊的设施果树和花卉产业集群,南部山区形成了以红梅杏、小杂果、林下经济为主的生态经济林产业发展格局。截至2022年底,全区果园总面积166万亩,果园总产量18万吨,果树无病毒良种繁育基地1个,水果生产分级分选线10个,培育自治区级龙头企业34个。

   四、关于完善管理机制方面

近年来,我区不断鼓励社会主体治沙,积极发展沙产业。一是自治区政府印发《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通过规划管控、产权激励、资源利用、指标使用、碳汇交易、财税、金融等7方面16条政策红利,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积极开展生态产品开发、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技术服务等活动,主动参与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投资、设计和运营管护全过程,激发市场活力,加快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推进荒漠化综合防治。二是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沙产业 推进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的意见》,鼓励各社会主体积极发展枸杞、葡萄、红枣等经济林产业,开发利用柠条、沙柳等沙生灌木,积极发展沙漠旅游、光伏发电等新型沙产业。如盐池县、同心县、红寺堡区等地,利用柠条平茬的废弃物,大力发展加工柠条粉、青贮、颗粒类的饲草产品,据统计,2021年全区企业加工利用总产能8.45万吨。三是坚持实行谁造林谁所有、谁开发谁受益、允许继承转让的政策长期不变,吸引多主体参与,鼓励、引导和支持社会各界参与防沙治沙。将拍卖、租赁、承包以及无偿划拨宜林沙荒地治理开发的使用年限放宽到30—50年,流动半流动沙地延长到70年,并且允许继承、转让和抵押。支持发展沙产业、草原植被恢复、沙区水资源合理利用,并在信贷、贴息等方面实行优惠,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治沙的积极性,形成了政府主导、项目带动、群众实干苦干、社会广泛参与的防沙治沙新格局。虽然我区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防沙治沙投资机制,在目前工作中也发挥了相应的作用,但是受防沙治沙周期长、自然因素影响大、沙产业整体效益不高等因素,影响了社会资本参与防沙治沙的积极性。目前,自治区也尚未有专门针对沙区人工饲草料基地、棚圈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建议各市、县(区)结合本地区禀赋和产业发展实际,统筹用好中央和自治区相关产业发展资金,支持符合条件沙区人工饲草料基地、棚圈和舍饲圈养、灌木饲草加工利用。

    下一步,我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扛起让塞上江南越来越秀美的历史使命,把呵护好一河三山作为谋划改革发展的基准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决打赢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筑牢西北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2024813

    (联系人及电话:王会奇,0951-6836701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
头条
智能机器人
政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