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林业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议(提)案办理

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关于自治区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65号建议答复的函

索引号 000014349640000023/2025-00196 生成日期 2025-08-26
发文字号 宁林函〔2025〕516号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所属机构 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责任部门

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关于自治区十三届

人大三次会议第65号建议答复的函

葛谦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夯实枸杞产业发展政策体系抑制枸杞种植面积持续缩减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围绕基地建设,稳步扩增面积

我们围绕基地建设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稳定现有基地面积。联合自治区财政厅印发了《加快推进现代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财政扶持政策暨实施办法》,积极协调指导各主产市、县(区),严格执行《宁夏回族自治区枸杞产业促进条例》有关规定,综合运用法律、科技、管理和教育等多种手段,对建档立卡基地实行严格产地保护。二是增强政策灵活性。根据我区的自然条件、发展水平和产业需求,科学规划布局枸杞种植空间。实行枸杞种植建档立卡调查,出台《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坚决做好枸杞产业稳基地扩面积工作的通知》,对建档立卡基地实行严格产地保护政策,明确枸杞种植基地的保护范围,明确新增种植基地任务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推进措施推动自治区枸杞产业财政扶持政策健全完善,拟定832稳基地扶持政策,正在与财政协调落实。三是稳步扩增种植面积。结合实际,支持各主产市、县(区)利用退出压砂地、荒山荒地等规模化种植枸杞(含叶用枸杞)。积极与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及水利等部门沟通对接,做好面积扩增要素资源保障,寻求政策和资金支持。2025年,对23万亩建档立卡基地予以每亩100元补助,协调指导主产县(区)新种植枸杞9600亩,超额完成任务。四是加强资金扶持。自治区财政厅2024年安排林业优势特色产业(枸杞产业)专项资金支持基地建设661万元,2025年安排3252万元,对枸杞基地建设等方面予以扶持。累计获批以枸杞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项目3个,分别是中宁县舟塔乡农业产业强镇、中宁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宁夏枸杞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累计争取中央财政奖补资金2.8亿元。

二、优化种植模式,提高枸杞种植效益

提高枸杞种植效益是枸杞产业发展的关键一环。一是多元化种植模式。鼓励农户采用多元化种植模式,建立盐碱地篱架栽培试验园区 30亩,推广良种+良机+良法技术累计示范面积 2万余亩。二是推动基地提质增效。开展稀植园合理密植改造,分区分步实施枸杞单产提升行动。推广良种+良方栽培技术,在全区编制印发《宁夏枸杞规范化栽培技术手册》10000余册,建立单产提升技术示范点3处。2025年在银川市贺兰县洪广镇金山村、吴忠市同心县菊花台村等6个试验点打造10000亩生物防治枸杞示范园,按中心辐射+均匀分布投放粗脊蚜茧蜂天敌昆虫,防治成本减少10%,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达20%以上。同时,研发优化改进枸杞专用装备49款,加快推广新装备的使用,提高机械化使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推动基地提质、增效、降成本,提升种植主体的种植意愿。三是强化智慧基地建设。推广科学种植,实行产区精细管理,集成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节水滴灌、设施烘干等配套技术,支持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林)场、企业规模化经营。四是推动开展保护价收购机制。在中宁县开展保护价收购试点,以高于成本价的方式收购茨农鲜果,保障茨农收益。由县(区)全面统筹辖区内企业对接基地,收购鲜果,统一烘干榨汁,统一加贴以地定产、以产核标宁夏枸杞中宁枸杞质量追溯标识,保证所有产品带着统一身份证进入市场销售。同时,引导企业杜绝互相压价、恶意竞争等内卷行为,推动实现宁夏枸杞优质优价。

三、强化科技赋能,创新驱动提质效

科技创新和提升枸杞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一是深化产学研用融合。继续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合作力度,建成5个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开发形成枸杞子视功能保护组分配伍杞菊固体饮料功能食品 1个,开发上市杞菊口服液与杞菊泡腾片功能食品 2个,枸杞复合饮料产品 4个,建成年产 5600万瓶枸杞保健饮料生产线 1条,2240万盒枸杞速溶饮料生产线 2条。二是强化科技创新。全区设立了1个院士工作站,建成了中国枸杞研究院及5个国家级研发平台,2个国家级枸杞种质资源库,1个宁夏枸杞种源保护基地。创制出优异种质材料 22份,申请新品种 6个,转化枸杞新品种5个,研发了嫩枝育苗生根剂配方、苗床杀菌与智能化温湿度调控系统。建立了纯度大于98%的黑果枸杞花色苷和枸杞玉米黄素二棕榈酸酯的单体制备工艺各1套。三是加大人才引育。联结枸杞知名专家、院士建立全产业链专家智库,入库人才113人。全区共培育枸杞产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8家,企业获批组建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自治区技术创新中心 15家,企业获批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 2家,柔性引进区外科技创新团队6家。成功举办四届全区现代枸杞产业茨农技能大赛,培训茨农达1000余人次。

四、完善四个体系,保障质量安全

我们始终坚持将质量安全作为枸杞产业发展的生命线。一是检验检测水平实现新跃升。全国唯一一家国字号枸杞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宁夏)通过验收并正式揭牌。香港标准及检定中心(STC)宁夏实验室挂牌运行,4家企业14款产品获得香港STC优质印。二是四个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持续深化。制定《2025年宁夏枸杞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施方案》,推行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企业商标+溯源码三标一码管理模式,严格流通环节质量管理。宁夏枸杞溯源平台入驻企业达到52家,可溯源产品达到252款,已激活溯源码258.9万枚。55中宁枸杞授标企业357款产品信息追溯体系基本建成。2024年已完成种植、制干环节和授标产品质量抽检1159批次,2025年共安排专项资金1009万元支持县区建设溯源体系,计划全年开展种植、制干环节和授标产品质量风险监测1200批次,目前完成56批次,全部合格。三是着力守好质量安全生命线印发《全区枸杞原浆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自202411月开始,在全区开展为期一年的枸杞原浆专项整治行动。四是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全面覆盖。整合布设监测样点1268个,组建139人的生产一线测报队伍,每年开展枸杞病虫害监测至少10次,印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至少10期,组织开展专题培训班2期,保障枸杞稳产增收和质量安全。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强部门协作,强化责任落实。一是建档立卡基地予以补助,持续深化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社会化服务组织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对接基地落实落地,遏制枸杞基地面积下降态势。二是加强良种+良方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推动种植基地提质、增效、降成本,提升种植主体的种植意愿。三是抓好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推广枸杞病虫害预测预报、主要病毒病综合防控等绿色防控技术,创建枸杞园智慧化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为产业健康发展夯实基础。四是加快创新企业培育。支持鼓励企业联合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服务机构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队伍。五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整合技术力量,集成创新和转化推广病虫害监测预警、生物防治、生态建园、整形修剪、精准水肥管理、配套机械等技术模式,推动重大成果转化。

再次感谢您对枸杞产业发展的关注和建议,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202585

(联系人及电话:李昱 0951-6836673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
头条
智能机器人
政务服务